發(fā)布于: 2017-11-28
在北京有一個叫后廠村的地方,這里也被稱作“搬家村”。在這里住著一群這樣的人,他們每天起早貪黑,為這個繁榮的城市貢獻一份屬于自己的力量。作為一名90后,我常常會感嘆一個人北漂的生活不容易,覺得命運不公平,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他們奔波的生活,才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其實屬于是無病呻吟。
在北京流傳著這樣一句話,“四川人都在搞餐飲,浙江人都在搞生意,安徽人都在搞裝修,重慶人都在搞搬家”。這個在我加入搬運幫之前并不知道。我曾經(jīng)面試的時候,老板跟我說過,北京大多數(shù)從事搬家行業(yè)的都是他們的重慶老鄉(xiāng)。是的,老板也是重慶人。
所以搬運幫創(chuàng)立開始的意義就是不一樣的,它包含著一種情懷。2016年底,北京網(wǎng)約車新政出臺,在北京市的網(wǎng)約車實施細則中,明確規(guī)定外地牌照不能夠在京從事網(wǎng)約車運營,過渡期為5個月,這個政策一出,對先前從事這一行業(yè)的北京外地人無疑是個晴天霹靂。生活不易,但必須要做出改變。
貨運師傅總會自嘲說:“我們沒什么文化水平。所以只能選擇這一行,離開了方向盤,我們也不知道做什么?!逼鋵嵅蝗唬谖铱磥?,這一行也需要技術(shù),如果在古代的話,他們就是鏢師,個個都是身懷絕技,才能把貨主的東西護周全。有時候看到他們,就好像看到了父母一樣,盡管上了歲數(shù),但是依舊努力為我們創(chuàng)造更好的生活。
就像那句話說的一樣,哪有什么歲月靜好,只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。用“風餐露宿”來形容他們的工作狀態(tài)一點也不為過。公司的一位師傅,為了能夠把雙十一積累爆倉的貨物發(fā)出去,已經(jīng)十天九夜沒有回家,在那種陰暗的環(huán)境下,倉庫的溫度也只有零下七八度左右,每天只能瞇三四個小時,而我們每天卻是呆在舒適的辦公室里,吹著空調(diào),喝著熱水,并不是說他們想賺多少錢,這更是一份責任心的體現(xiàn)!
今天看文章的時候,在下面有一條這樣的評論:“這個城市離不開他們,但是卻可以離開你們?!笔前?,敢問現(xiàn)在有多少年輕人可以一個人就背起兩三百斤的雙開門大冰箱。不要以為你有能力坐在辦公室里去侃侃而談,所以不用做這個,但是現(xiàn)實是,你可以被替代,但是他們不會。這些搬運工也應該受到社會的尊重。
重慶的老鄉(xiāng)說,做這個行業(yè)的人越來越少了,年齡也是偏老齡化了,現(xiàn)在各個家庭都是獨生子女,被父母呵護著長大,老一輩不愿讓他們的孩子受苦,所以面對他們的時候,我們更應該從心底感恩!
曾和一位重慶的搬家?guī)煾盗倪^,他做搬家貨運這個行業(yè)十多年了,背井離鄉(xiāng)只為給妻兒帶來更好的生活,所以不怕吃苦。微信公眾號后臺很多師傅會關(guān)注,我有留意到,很多師傅都會把他們的微信頭像設置成子女或者妻子。我想那是他們對愛的一種表達方式,也是一種責任心的體現(xiàn),家庭是他們在奮斗中的最大動力。
有人曾對后廠村的司機師傅做過采訪,那里的環(huán)境和這個繁華的大都市相比,有點格格不入,有點簡陋,但是依舊充斥著愛與歡笑,他們用最質(zhì)樸的方式來跟這座城市表達友好。最后向每一個奮斗在一線的師傅們致敬!